“不久前拜访了一家FOF投资机构,他们副总在FOF资产配置方面造诣较深,夸了他几句,没想到对方董事长立刻提醒我,千万别挖人。”一家股份制银行高层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感慨。
“近期我们与数家城商行合作创设净值化FOF产品,基于合规操作与合作准入门槛的考量,目前我们倾向引入双GP模式。”一家私募FOF投资管理机构负责人赵诚(化名)告诉记者。
“不过,当前多数国内FOF产品净值亏损,且在子基金投资环节存在资产组合波动相关性过高等问题,未必能满足银行对净值化产品稳健正回报的最低要求。”赵诚直言。
双GP模式遭遇挑战
从银保监会发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理财新规”)起,FOF机构便开始与多家中小银行协商创设净值化FOF理财产品。
赵诚分析,中小银行的强项在于营销渠道较广,募资能力相对较强,但缺乏FOF资产配置与投资能力;募资渠道却是FOF机构扩大规模的最大短板。
不过,这项业务合作最初并不顺利。理财新规明确要求,银行理财产品所投资资管产品的发行机构、受托投资机构和投资顾问为持牌金融机构。当前私募基金并未认定为持牌金融机构,银行理财与其业务合作空间大幅受限。
赵诚说,一家城商行一度打算打退堂鼓,直到双GP模式出现,才让它再度回到谈判桌上。
所谓双GP模式,即银行与私募机构共同担任银行净值化FOF理财产品的投资管理机构。在具体分工层面,银行主要通过对宏观经济走势、资金面变化、实体经济的深入研究分析,确定FOF理财产品的主要投资方向与配置策略;私募机构则根据银行设定的资产配置规划,发挥自身对各类基金产品投资风格、风控能力的认知优势,寻找合适的子基金产品进行投资。
赵诚透露,个别银行已组建团队研究这一模式的合规运作机制,尽早推进产品落地。
“也有银行认为,在理财新规面世后,FOF模式并不适合银行净值化理财产品。”赵诚告诉记者。此前,银行理财产品资金是滚动发行的,不存在资金到期或资金久期问题,因此银行可借助FOF等组合投资模式获取长期稳健回报;随着资管新规出台,未来银行不得不通过单产品、单账户、单托管等模式运作净值化产品,资金到期或资金久期等问题立刻浮出水面。
多家银行调研发现,当前银行多数理财产品客户能接受的资金久期在一年之内,但通过FOF资产配置形式,在一年内获取较高正收益的难度相当高。
“我们尝试引入多个FOF投资组合模型,证明这类净值化理财产品能在一年内获得理想的预期回报。”赵诚说,但银行对挂钩债券基金与货币资产的FOF产品更加情有独钟。
“这是受到政策的驱动。目前监管部门对部分资管类产品给予摊余成本法的支持,某种程度上鼓励了银行净值化理财产品在货币类、中长期债券基金类投资品种加大布局。”一家股份制银行资管部门人士向记者直言。
FOF业绩疲软“拖后腿”
相比合作模式与产品投资策略的挑战,当前银行对FOF净值化理财产品创设持谨慎态度的另一个原因,在于FOF产品整体业绩不够出色。
“在全球范围内,过去三年对冲基金年化平均收益率达6%,但FOF只有1.7%;即便去年FOF产品年化回报率反弹至4.3%,对冲基金也获得7.2%回报,两者依然仍存在不小的收益差距。”一家海外FOF机构负责人向记者直言,这背后,FOF在资产配置领域的局限性被迅速放大。
表面上,FOF主要通过投向不同风格类型的子基金产品以实现风险分散化,但在实际操作环节,资本市场出现的趋势性变化,让多数子基金经理投资策略与资产配置方向高度同质化,令FOF投资风险非但没有分散,反而过度集中,出现不同资产类别投资组合业绩波动相关性过高的问题。若资本市场出现突发性风险事件,多数子基金都将出现净值下滑,拖累FOF产品整体回报率大幅走低。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各类策略私募基金里,管理期货策略平均收益率最高,为3.34%,其次是债券策略类私募基金(0.09%),组合类基金(FOF)仅排名第三,为-2.22%,略高于宏观策略型(-2.36%),但比股票多头策略私募基金(-6.89%)与股票多空型私募(-4.34%)高出不少。
上述股份制银行资管部门人士坦言,过去一个月调研了多家FOF机构的实际资产配置投资组合,所投资的子基金产品在股市低迷阶段的投资策略与持股组合相似度极高,概括而言,一是大幅降低股票仓位,二是持有大量利率债与货币类资产避险。
“客户分层需求因此难以得到满足。”上述资管部门负责人直言。
即便上半年组合式私募基金(FOF)业绩排名第三,但-2.22%的回报率难以满足银行的最低要求。仅此一项,多数FOF投资机构将被银行“拒之门外”。